转眼间,在上海家里蹲了已经将近两个月了,趁着五一假期最后一天的机会,权且抽点时间来闲扯几句。

疫情

首先绕不开的自然是这次的上海疫情,从3月份最开始的不怎么当回事,到3月中下旬的抢菜、刷新闻,再到4月份见证的各种"荒诞怪事",包括朋友圈刷屏的"四月之声",这么一通搞下来,老实说,心态上已经有点麻木了。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有没有问题呢?想要吐槽的话,恐怕谁都能揪出来一堆的问题。然而,有过开发经验的朋友都知道,每个项目都是需要经过不断地迭代,最终才能达到用户可接受的水平。但是,倘若一个项目的产品负责人并不是太情愿去维护更新这个产品,或者说心思根本不在用户体验这块的话,那么那些干活的研发、测试和运维自然也就很难有机会去真正改进这个产品的体验了。

撇开疫情这个比较敏感的话题不谈,这次的经历也让笔者回想起之前读过的一本由一位十九世纪的法国经济学家和作家 Bastiat 编写的小册子《 The Law 》,里面深入探讨了法律的几重含义,或正义,或公平,或合法的掠夺,等等。我们也许需要厘清社会和政府之间的区别,“自助者天助之”,或许正如国际歌里面所唱颂的,“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

阅读

受困于疫情,心情自然很难平静下来。不过好在住处还有台跑步机,笔者时不时还能通过运动来舒缓下心情,这也就有机会稍微静下心来读点书。

最先读完的是《深时之旅》这本书。作者在书里介绍了自己一次次穿梭于地底下的经历,也因为地底下素来是人烟稀少的地方,作者得以见到不少历史遗迹,比如二战时期挖的地道,等等。在隐藏之地那一章里,作者还介绍了位于芬兰的核废料填埋场,原来人类至今并没有找到很好的办法去处理核电站产生的这些核废料,无奈之下,只能选择把它们填埋到地下。

但是,问题来了,如果后人们不知道情况,误以为这个填埋场埋了什么宝藏然后挖开了的话那岂不是要出大问题。那么,该怎么传达这个信息呢?要知道,核废料的放射性周期可是长达数百上千年的,该使用什么形式的信息传导系统才能保证这个警告信息能够在千百年的时间里准确无误地传递下去呢?有趣的是,作者最终给出的建议是通过"神话"。他认为,无论是文字还是某种精心设计的标示、影像,经历千百年后也许都会丢掉它原本想表达的含义,或许所谓的神话传说更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

除了《深时之旅》,笔者又断断续续地读了两本哲学方面的书籍。一本是哲学方面的经典入门书《 The Great Conversation 》,另外一本则是休谟的《人性论》。

一提到休谟,就不得不说到他提出的 “是-应该” 问题,简单来说,就比如我们无法从 “张三蓄意杀人” 这个事实推断出 “张三不应该蓄意杀人”,要得出后者这个结论恐怕还得收集很多必要的前提条件才行,而且即便给出相同的前提条件,世界各地不同的地方也可能推导出完全不同的结论。

在读这两本书的过程中,笔者也在暗暗对比着东西方之间的思维差异。比如老子的《道德经》,尽管它也有定义一些基础概念,例如他将这个物理世界最本质的规律定义为"道",然而东方的哲学理念却无法像西方那样,可以基于一些哲学概念,通过思想实验的方式进行进一步地推导。

举个例子,休谟在他的《人性论》里将人对外界的觉知分为两类:“印象"和"观念”,印象主要是从外界获取到的信息,包括通过五官感知到的"感觉印象"(一手信息)以及经过大脑加工以后的"反省印象"(二手信息),观念则主要是人自己对外界的认知,包括"记忆"和"想象"。听上去似乎挺朴素的对吧?然而就是通过定义这么一套基本的概念,休谟竟然可以给出一些有趣的推论,比如:真空是否真的存在?

不同于通过物理或者数学的方式去论证这个命题,休谟给出的证明过程是,首先他试图去定义真空的概念,用他的话说是: “一个不包含可见的或可触知的空间观念”,紧接着,他又去定义了什么是空间,什么是距离,什么是两个物质之间的差异,然后他试图把真空的定义转换成: “一个静止的,并且被全能的神消灭了一部分物质(也即是空气和掺杂其中的细微物质)的空间”,随后,他通过思想实验,论证了看不到和无法触知的距离是无法转换为可见的或者可触知的距离,因此,之所以有"真空"这个观念,只是因为人们通过想象而假想了存在这样的观念。

从上面论述的过程也可以看出来,西方哲学思考问题的方式其实和科学很像,区别就在于科学采用的是实验的手段来证明人们所提出的假设,而哲学则是通过思想实验来论证。

注2: 关于哲学,笔者推荐有兴趣的朋友还可以去看看死亡这门哲学课程,主讲人是耶鲁大学的雪莱教授

注1: 以上纯属笔者个人的一个理解总结,由于表达能力有限,和休谟的实际想法可能存在出入,读者朋友们如果真的想要搞清楚,建议看看原著这部分的论述

远程办公

在假期的最后两天,利用公司的福利,笔者也顺便学习了一门课程,主要是讲解怎么在远程办公的环境下工作。

在疫情的大背景下,很多企业不得不让员工们远程办公。然而有利就有弊,远程办公的弊端也是十分明显的,比如它会带来沟通方面的障碍,老板会担心员工摸鱼,工作和生活的边界会变得更模糊,等等。

那怎么克服这些困难呢?主讲老师给出了很多切实可行的建议,比如不要做 micromanager,也就是不要总是想着监视员工干没干活,相反,要充分信任你的员工,想办法建立员工的心理安全感( psychological safety ),并且为之设定一些可以衡量的任务目标和绩效标准;又比如要区分各种通讯工具的使用场景,IM工具、视频会议、语音会议、邮件等等,根据自己的出发点来选择不同的工具,比如像日常的状态更新之类的事情就没太多必要专门开会去讲,开会更多是为了对话交流和达成共识。再比如,我们需要想办法建立一个良好的团队文化,鼓励主动学习、主动联系和主人翁精神,多提供建设性的、可跟进的意见,然后推动相对的公平性,例如可以事先和需要带孩子的团队成员沟通好会议时间之类的工作安排,等等。

总的来说,远程办公的模式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去探索和完善。尽管如此,瑕不掩瑜,在不远的将来,可以预见的是它也确实会为大家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带来更大的灵活性。

结语

就是这些了,人生重在经历,希望后续能有机会创造更多的经历,积累更多的见闻,我们下篇文章再见!